在这支游击队中有一位英雄---李向阳,尤其让我钦佩,作为游击队长,他精于指挥,善于作战,具有临危不惧的胆量和气魄。他带领李庄的游击队员和人民群众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打得敌人丢盔卸甲。李向阳一个普通的名字,却令日寇闻风丧胆,谈之色变。我深深地被李向阳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所震撼。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类似李向阳的指挥员举不胜举,他们带领群众英勇杀敌,不怕牺牲,不顾个人安危,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患难。那个时代。在老百姓的眼里,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党的化身。是力量的化身。他们时刻不忘肩负民族解放大任。
在寒假期间我和我的妈妈一起去了延安,参观了革命前辈们的旧居以及抗战革命简史展览馆。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张闻天、彭德怀等曾经在这些地方居住过。王家坪、杨家岭、枣园,这些地方都是背靠大山,被树林所包围着的,很隐秘。
王家坪位于宝塔区西北约四公里处,这里是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和八路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旧址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政治部,北院为司令部。去王家坪的时候我参观了防空洞,洞很长只有一个出口,一直上去是一个放哨口,隔壁就是毛主席的旧居了,我听导游说毛主席一直住在背靠大山的地方。在旧居中我看到了毛主席曾经使用的桌子、椅子、床和柜子,还有主席写的文章及看过的书。窑洞的窗子上的图案都是五角星的。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四七年三月期间的住处。当年这里还曾进行过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现在主要有中共中央七大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在其间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例如:毛主席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周恩来由杨家岭驻地出发,前往中央党校作报告,途中乘骑受惊,他摔倒在石岩上,右臂骨折,因当时医治条件较差,导致终生残疾,右臂只能弯曲六十度等事情。
枣园这个名字是因枣树多而得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七年三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园中千余株梨树、桃树、杏树生长繁茂,春花下荫,秋实冬银,十分漂亮。在枣园中有会堂,铜像和主席自己耕种的一块田等等。
抗战革命简史展览馆有藏文物有三点五万多件,历史照片五千五百多张,图书资料一点二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一千七百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一百余种。还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的藏书、手迹石刻及办公和生活用品。毛泽东长征时用过的手枪,转战陕北时骑的马为该馆的独藏。怀安诗社的诗画原稿,也是珍贵的藏品。
毛主席曾经在这些艰苦的地方生活,用着陈旧的东西与先进的武器斗争着,跨过了一道道难砍,最终获得了胜利。我们要学习前辈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抛不弃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跟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延安是全国着名的革命圣地,是红色革命起步的地方,是毛主席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地方,是以二万多军民战胜了二十五万敌军而载入史册的地方。于是,我慕名来到了这里。
延安有一个特色就是窑洞。窑洞四周没有窗户,不通风透光,低矮阴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居住在这样的窑洞里。窑洞也就成了革命的策源地。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可算是最好的,但也十分狭小。延安人民为了表示对主席的敬仰,特地为他在窑洞边修建了一个“卫生间”。只不过就是垒起一堵小小的土墙,架起一个小小的木质栅栏,里面放着一个木澡盆。“豪华套房”也就算建好了。当时的延安是打日寇、防内战、谋划解放全中国的指挥中心,是革命的心脏。毛主席和其他四位常委运筹帷幄,制定了一整套革命韬略。毛主席的《论抗日持久战》、《为人民服务》等宏篇巨作,就是在窑洞的油灯下写成的,成为了指导中国革命的思想武器。军民团结、队伍团结成为一种高尚的风气。朱德总司令的房间里有一套弹簧软座沙发,是毛主席亲自送给他的。而他自己坐的是木椅和木沙发。
毛主席在最艰难的岁月里,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他的儿子毛岸英从苏联的大学毕业回到延安后,他拉着儿子的手,对儿子说:“你外国的大学毕业了,中国的大学还没毕业。你还要到‘劳动大学’去好好学习学习。”于是,他带着儿子拜当地的劳动模范为师,成为延安的一位“实习农民”。
“人人劳动气死牛”,就是形容的当时南泥湾大生产的场景。两万多延安军民都投入了生产自救运动,边打仗边开荒边生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保证了军民生活和战争的需要。日理万机的领袖们也不甘寂寞,积极带头投入大生产。比如周恩来总理,别人送给他一架纺车,他便从繁忙的事务中抽出时间学习纺线。在纺线比赛中,周总理还得了一等奖呢!正像一首民歌里唱的:“红米饭啊南瓜汤,金丝被呀盖身上……天天打胜仗啊打胜仗。”
古时候农民起义,有很多农民军队离成功只是一步之遥,却因为脱离群众,追求享乐,失去了人民的支持,最后走向崩溃。明末李自成起义不就是一例吗?可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是这样。他们亲近群众,关心民众疾苦,尊重工农,从不摆领导的架子,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博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试想,如果没有农民们为他们种植粮食,没有工人们为他们制造武器,即使你满腹经纶,没有人民支持又能怎样呢?正因为领袖和人民心连心,才形成革命的大团结,才有不可战胜的力量,才有抗日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壮举,我们称延安是革命的摇篮,真是名副其实。
延安不是一个贫瘠之地,而是精神富有的家园;延安不是一个普通的城镇,而是永远闪耀着红色光辉的圣地!
延安,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