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股电线的接法(多股导线的直接连接)

多股电线怎么接

多股电线接法有好几种,常用的有:

1、一字接法,这种接法又称为7星接法,连接的时候首先需要把接头剥除一段的距离,之后再用同样的线,每隔一股再相互交叉,之后要合并在一起,最后一段要缠绕完,再用小辫的方法收尾,这样连接就比较牢固。

2、焊接的方法。如果电线比较多,这时候可以用线鼻子固定多股电线,之后再焊接,这样子就比较牢固。

3、多股铜线的t型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比较牢固,首先需要把铜线连接好,之后再把另一股铜线按照一定的顺序缠绕把两股电线紧密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梯形的连接。

多股线与多股线的接法

主要有三种连接方法,一是一字接头连接,二是T字接头的连接,三是倒人字接头的连接。

(1)多股导线一字接头连接又叫自缠法

①先将绝缘层剥离,然后把两根导线的端头散开成伞状,散开长度一般为200~400mm,同时用钳子夹住、抻直每股导线。

②两伞交叉在一起后两边合拢并用钳子敲打,使其紧紧结合在一起且根根理顺。

③在交叉中点用同质单股裸线紧密缠绕50mm,其头部和尾部分别与两边合拢的线芯紧密结合,并从结合处挑起一根或两根线芯将其压住,然后用这挑起的线芯紧密缠绕合拢的线芯,缠绕圈与合拢线芯的中心轴线垂直,当挑起的线芯即将缠完时,将其尾部与合拢线芯紧密结合,并从结合处再挑起一根或两根线芯将其压住,再用这两根线芯去缠绕,重复上述动作以达到连接长度。

④最后缠绕线芯的尾部约50mm,与合拢的线芯同样根数紧紧地绞在一起30~40mm,即小辫收尾,多余部分剪掉,然后用钳子将其敲打与导线并在一起。

⑤修正接头,将其理直,包扎绝缘带。

⑥也可从交叉中心另用同质单股线芯缠绕,最后小辫收尾。

(1)先将绝缘层剥掉200~400mm并拉直,并将总线分支点的绝缘层也剥掉约200~250mm。

(2)将导线线芯分成两部分,并从原导线有绝缘层处分成T形,然后将其与分支点挨在一起。

(3)从中点开始向两边分别用上述缠法将其与总线缠绕,小辫收尾,或用同质单股线芯(线径应大于或等于多股线中每股的线径)绑线缠绕。

先把绑线成圈状,将端头拉直与挨在一起的线芯一端对齐并将其合拢到另一端,从这里拐一直角与合拢线芯垂直后向端头方向紧紧缠绕,并将自身也一同缠绕在内,线圈与之垂直,一直绕到末端,最后于自身的端头小辫收尾,这叫绑线法。

(1)导线绝缘层的削剥同前,并将其散开撑直。

(2)将拉直后的线芯并在一起理顺,不得交叉,然后用一手掐紧。

(3)用自缠法或绑线法将其缠绕,最后小辫收尾。

1、单股电线的每一根电线,是由单一的一根粗电线组成的,又叫做硬线。

2、多股电线的每一根电线,则是由多个细铜丝组成的一根电线,又叫做软线。

1、由于单股线是用一根粗铜线制作成的,相对多股来说,比较硬,所以在施工穿线的时候,相对比较难穿线。

2、而多股的电线,穿线的时候比较容易。

多股电线是由多个细铜丝组成的,铜丝与铜丝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以散热方面比单独线有优势。

1、使用时间比较长的多股电线,很多多股电线的部分细铜丝被氧化断开,电线的横截面面积减少,增大了用电的安全隐患。

2、单股的电线只有表面的部分会被氧化,中间的地方不会被氧化。

1、多股线是由多个细铜丝组成的,在生产加工的时候,工艺稍微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

多股电线接法图解 多股铜电线怎么接法,有图吗

将支路芯线90°折弯后与干路芯线并行,将线头折回并紧密缠绕在芯线上即可。

多股的软线载流量更大些,由于交流电的“集肤效应”,电流不是满截面地流动,而是沿外表面进行传送,故没有一个线性关系,也就是不能够根据截面面积。

铜呈紫红色光泽的金属,密度8.92克/立方厘米。熔点1083.4±0.2℃,沸点2567℃。有很好的延展性。导热和导电性能较好。

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电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是电阻性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

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

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成 I=P*数/Ucosф=6000*0.5/220*0.8=17(A)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