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卓雍措垂钓(日喀则到羊卓雍措)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羊卓雍措垂钓的一些知识点,和日喀则到羊卓雍措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羊卓雍措里的鱼多达8亿公斤,随手就能捞到,为何无人敢吃

西藏羊卓雍措凭借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众多旅行者梦寐以求的地方。其标志性景观羊卓雍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它不但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还孕育着多达8亿公斤的淡水鱼,随手就能捞到,但却几乎没有人吃。

先回答一下读者心中可能产生的疑问。8亿公斤鱼,没有大规模捕捞,也没有放光湖水计数,是怎么算出来的?8亿公斤自然不是精准的数据。但是可以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取大概的数字。用标志重捕法估算鱼类种群数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方法很简单,比如说可以从湖里先捕捉100条鱼做标记,然后再放回湖中,待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中时,再捕捉200条,看其中带标记的鱼有几条,根据比例推算出河里大概有多少条鱼,再根据鱼的平均重量推算出有多少斤鱼。

羊卓雍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总面积638km²,是杭州西湖的70倍左右。容积约有146亿m³,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所以这样庞大的湖泊中,完全能成为鱼类的天堂,有8亿公斤鱼也不是不可能。

渔业的过度保护

在19世纪70年代,羊卓雍措湖是较早进行渔业捕捞开发的湖泊之一,由于受生产条件的限制,当时渔业产量较低。但到了80年代中期就开始迅速发展,捕捞产量从1985年的450吨迅速增至1995年的1291吨。由于连续的过度捕捞,导致许多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从2005年的11种下降到了2010年的7种,鱼类个体平均体重也下降了一半。

鱼类走向灭绝,捕捞量也大大减少,所以意识到必须保护当地的种群多样性。于是后来在藏区广泛开展了资源养护和增殖放流计划,2004年进行了最早的科学公益性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流放各类土著鱼苗1000万尾以上。至今为止,整个西藏地区每年可繁育土著鱼800万尾鱼。藏民也养成了很深的鱼类保护观念,群众自发性的放流活动也有很多。所以土著鱼的数量每年都在稳固上升,加上禁渔期的限制,像羊卓雍措湖这样的地方逐渐成为了鱼类的天堂。

外来鱼类入侵

曾经人们为了片面追求渔业产品的经济利益,所以人为引进了外来鱼种。大部分藏民不懂得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家家户户都会在每年5月的放生节上购买大量的鱼类在各个流域放生,其中不乏一些外来鱼种,从而造成了外来物种在地域上的广泛入侵。一些外来物种很快地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水质,在缺乏天敌制约的环境下泛滥成灾。

在羊卓雍措地区泛滥的鱼类大多为高原裸鲤,这种鱼肉质鲜美,但是在当地却几乎无人问津?主流的说法有两个。

跟藏族的信仰、生活环境、文化风俗有关

西藏处于高原高寒地区,生活在这里的人需要大量食用肉类才能满足每天大量的能量消耗。但在大多数藏族人民的信仰中,能不杀生尽量不杀生,一定要杀生的话,要做到杀少不杀多。湖中的鱼都属于中小型鱼类,一条鱼还不够一个人吃一顿,如果把鱼当做主食肉类,每户人每天至少需要捕鱼10条左右才够吃。而且鱼类肉少脂肪少,能够给人体提供的热量也低。而牦牛肉热量高,肉多,一头牦牛够一家人吃一年,所以大型的牛羊肉才是他们的首选。而且羊卓雍措湖是藏民心中的圣湖,又是重点保护区域,是不允许外地人来这里垂钓或捕捞的。

受传统水葬影响

在《佛本生经》里,记载着释迦牟尼前世割肉喂鹰的、舍身饲虎的故事。在佛教引入藏区后,这个故事给了信佛的藏族人民启发。佛家认为,灵魂和躯体是分开的。人在死后灵魂会去往极乐世界,而躯体与其遗留人间,不如施予众生。于是藏族的丧葬方式就分为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树葬和水葬这几种。喇嘛为死者占卜后会决定采用哪种丧葬方式。经济条件差雇不起喇嘛、孤寡人家、夭折的幼童这三类人一般都是用水葬。水葬时一般是先将尸体抬到河边肢解后再投入河中,有的地方用白布或毛毯将尸体裹住,然后坠上大石沉入水底,以供奉河神。遗体抛入水中会被鱼类分食,所以在信奉佛教的藏民眼里,吃鱼约等于是吃逝者血肉,心理压力较大。

其实,雅鲁藏布江流域范围内的藏族先民有很多都从事捕鱼生产活动,而且藏民吃鱼的历史非常悠久,有文字记载的相关历史已经有1400多年,后因佛教传入,吃鱼之分才逐渐减弱。既然如此,为何不将这些鱼捕捞起来运到这些地区售卖呢?经研究表明,湖里的天然鱼类不适合食用。

羊卓雍措湖里的水酸碱度在8.0~9.0之间,属于高活性的碱性水,营养贫瘠,矿物质高。鱼类的食物大多是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虽然高原裸鲤这种高原冷水鱼能够适应湖水的水质,但由于水温较低,藻类植物和浮游生物很难进行光合作用,所以鱼类不能从这些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所以鱼类会汲取湖中的矿物质来获取营养,鱼类的体内也可能含有大量矿物质,并不适合食用。

青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羊卓雍措湖里的鱼已经呈现单一化的特点,湖里8亿公斤的鱼已经呈现泛滥趋势。人类频繁的干扰让生态失衡,让鱼量不断呈现极端化,这是我们应该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我国西藏的羊卓雍措湖,鱼多达8亿斤,为何却从来无人敢去捕捞

一、无人敢到羊作雍措湖捕捞的原因

因为在西藏这个湖是一个圣湖,当地的人是不会在这里捕捞鱼类的,如果他们进入这里弄脏了水面是会受到惩罚的,而且游客也不会选择在这里钓鱼。还有就是,那里的人有水葬的习俗。这是圣湖,所以都会把自己去世的亲人水葬到这里。认为让这些鱼把自己祖先的尸骨吃了以后,祖先就会到极乐世界,所以这里的鱼是没人敢捕捞的。

二、我们到这里旅游的时候会看到美丽的风景

由于上面的原因,这里的鱼真的是世界上比较幸福的娱乐,因为没有人捕杀这里的鱼,鱼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长。因为有着不同的意义,所以很少有人去破坏这里的环境,当我们到这里旅游的时候就会看到蓝天白云,绿水的景观,而且还会有鱼不断踊跃出来的壮观景象。所以这里的风景也会让来这里旅游的人,觉着非常舒服。

三、羊作雍措湖的介绍

这个壶是在西藏的南边的,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这里面生存的鱼已经超过了八亿多斤。而且鱼的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因为一些原因,这里的鱼是没有人敢进行捕捞和垂钓的。这也就导致了这里鱼的数量不断的增长。这里的水和鱼都是受到保护的,就是去那里旅游的人们也不会弄脏壶里的水去抓湖里的鱼。

因为特殊的原因,这里的景区就是一个非常环保的一个景区。这也是我们中国很少有的一个景点,所以大家可以有时间到那里去看一下。

羊卓雍措垂钓和日喀则到羊卓雍措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