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语文课文概括(百合花课文内容概括)

《百合花》的内容概括

1、第一部分(第1—5节):百合花凭着自己的信念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2、第二部分(第6—13节):面对外界的鄙夷讥讽劝告百合花不为所动终于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3、第三部分(第14—17节):百合花终于赢得了人们的热爱。

4、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5、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6、在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7、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的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8、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9、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百合花课文概括 百合花课文概括内容

1、百合花课文讲述了我军前沿所发生的一段小插曲,反映了解放军的高尚品质和人民对解放军的诚挚关怀,塑造了一个出身贫苦、热爱生活、纯真纯洁的小战士形象。

2、情节概括:一九六六年中秋节,我们的军队决定夜间总攻。可能因为我是个女同志,团长叫一位年轻的记者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他牺牲了,而那个新媳妇却全神贯注地为他缝制衣服,最后,这个新媳妇给他盖上了嫁妆被子以表示尊敬。从千尺岩上生出一株小百合花,起先长得像野草一样,可它始终坚信自己不是野草而是一株百合。

《百合花》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茹志鹃的《百合花》可分为四部分:

1、第一部分写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2、第二部分写通讯员和“我”一起向新媳妇借被子。

3、第三部分写通讯员为保护担架员壮烈牺牲,新媳妇怀着崇敬、歉疚的心情给他缝衣服。

4、第四部分写新媳妇执意将自己的被子盖在通讯员的身上入殓。

课文《百合花》描写的是1946年的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和他们到包扎所后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的小故事,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赞美了小战士平凡而崇高的品格。

《百合花》的情节单纯,故事性不强,并没有多大的波澜起伏。但是正如作者所说的“故事越单纯,笔就越闲,就能集中刻画人物,也就有更多的篇幅放在人物的刻画上。”在她的笔下,丰富的细节是开展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的有力的艺术手段。

在《百合花》中,细节描写可谓俯拾皆是。如通讯员步枪筒里插上的几根稀疏的树枝,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新媳妇低头咬着嘴唇笑的神态,和她那条印有百合花的新被子等等。它们有的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主题,有的为人物形象的描绘添上精彩的一笔,有的渲染了环境氛围,有的为情节的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