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即将在国博展出(月壤还在国博吗)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月壤即将在国博展出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月壤还在国博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国家博物馆月球土壤展览门票多少钱国博看月壤需要预约吗

月球样品首次在国家博物馆公开展览了,这个标志着中国登月的成果,那么去国家博物馆看月球土壤门票多少钱呢,具体的入馆流程是怎样的呢,入馆需要预约吗,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国家博物馆月球土壤展览门票多少钱?

答:此次展览门票免费,但是需要提前预约参观

参观预约仅提供个人参观预约,不接受现场预约和团体预约,预约采取实名制,请提供参观人真实姓名、联系方式、二代身份证号码等信息,每个证件号每天只能预约1次。

国家博物馆入馆须知:

参观当天凭预约时使用的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其他证件请凭证件原件和预约二维码)从北门西侧入馆参观。限量预约开放期间,观众入馆须配合进行证件核录、出示本人实时健康码(也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提前申领当日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

国家博物馆地址: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国家博物馆交通指南:

【公交线路】

天安门东站:1、2、52、82、120、观光2线、旅游公交1线、旅游公交2线

【地铁线路】

地铁1号线天安门东站:C口、D口出站

来国博看月壤需要注意什么?

1、需要注意展览时间、地点

展览时间:2021年2月27日

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西大厅

2、入馆需出示健康码等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观众入馆须配合进行身份证核录、出示本人实时健康码(也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提前申领当日健康码)、接受健康监测,未见异常后方可入馆。

3、参观时需全程佩戴口罩等

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禁止在展厅内饮食集聚、追逐打闹、大声喧哗、触摸展柜展品等不文明行为,服从工作人员疏导安排。参观期间如突发发热、咳嗽、气促等身体不适状况,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按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月壤将在国博展出,放大40倍后的月壤颗粒是什么样的

2月2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

而且此次月球土壤国家博物馆将展出,而这也是月壤第1次亮相。

月球样品在国家博物馆的代号是GB93484号产品,从宣传的海报中看得出来还是非常的漂亮的。

月壤容器借鉴青铜尊造型,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384400km,整体外部造型宽22.89cm,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从时空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

如上图人民日报发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出,不同倍数下的月球土壤。月壤颗粒中含有多种不同颜色的颗粒,而不同颜色颗粒也代表了不同成分。其中,褐色多为玻璃;黄色部位为玻璃,部分为橄榄石;白色多为长石和辉石;复合物颗粒则为岩石碎屑。通过分析月球表面物质的成分,与这个类似土星大小的行星构成元素是相同的,这也证明了,月球曾经是从地球上分裂出去的事实,月球和地球本来就是一体的。

大众的认识,土不就是用来种菜的吗?就很好奇月球的土壤是不是可以种菜?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专家给出的理由是要求的,月球土壤中不含无机盐,所以无法种菜,它主要是由氧硅铁等元素构成,不含无机盐和营养成分。

所以月球的土壤有什么意义呢?虽然不能种菜,但是研究的意义却是非常有价值的。月球的环境是非常单纯的,大家也可以看出来,什么都没有,因此月球土壤完美的记录了太阳系成长的过程,所以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它成分的分析也可以证实许多的猜想。

月壤样品容器设计是什么样的

月壤样品容器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厘米,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千米。整体外部造型宽22.89厘米,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从时空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

内部造型由地球、中国地图、月球、月壤等组成。月壤储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之中,通过填满在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现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征。

下部地球造型磨砂透光,其上中国地图造型透光突出象征华夏大地对月亮的长久情意。特别是容器内设计了地球与月球间相隔9.9厘米,取意古人所描绘的“天有九霄”,寓意中国探月突破极限、跨越“九重”。珍贵的月壤与精心设计的容器相得益彰。

扩展资料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即将和公众见面:

2月22日,嫦娥五号任务取回的月球“土特产”——月壤在人民大会堂首次公开亮相,随后被运抵国家博物馆。

据悉,国博正在精心策展、布展,月球“土特产”预计将于今年3月面向社会公众展出。月壤即将展出的消息立即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好奇心,网友们纷纷表示想看、期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月壤容器借鉴青铜尊造型,内部结构寓意中国探月跨越“九重”

月壤即将在国博展出,成为多少号藏品

月壤即将在国博展出,成为GB93484号藏品。

2月22日,据国家博物馆官微消息,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GB93484号藏品),已运抵国博,策展团队正在策展、布展中,即将面向社会公众展出。

据了解,盛装月壤的容器为精心设计。该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月壤储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夹层球体造型之中,通过填满在其中的月壤得以呈现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征。

扩展资料:

月壤的相关应用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曾介绍,月球样品包括三类用途:

第一类: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第二类:有一部分样品将入藏国家博物馆,向公众展示,进行科普教育;

第三类:一般依据国际合作公约和多边双边合作协议,将发布月球样品和数据管理办法,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科学家共享,也有一部分按照国际惯例,可能作为国礼相送。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商报-嫦娥五号采集月壤运抵国博即将向公众展出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