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子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三年生大榛子树修剪技术)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榛子树的栽培与管理技术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年生大榛子树修剪技术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榛子种植方法

榛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因此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坚果类食品之一,那榛子如何种植?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榛子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榛子种植方法

榛子的种植条件

1、温度:不同种类的榛子树,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2、光照:榛子树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

3、土壤:榛子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榛子的繁殖技术

1、播种繁殖:在野生榛林中,选择丰产、果大、无病虫害的株丛做采种母树,从中挑选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的榛子备播种用。榛树种子发芽力保持1年。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进行。垅作的行距60厘米,株距6~8厘米,床作的行距20厘米,株距5~6厘米。播种时,先在已压平的垅面上开沟,沟深5~6厘米。然后将湿沙筛出的纯种子按上述株行距撒入沟底,覆土3~5厘米,稍压即可。

2、分株繁殖:分株繁殖有两种方法,一是把母株全部挖起,分成若干小丛或单株,每一单株均有根系和1~2个枝条。二是在母株丛周围挖取根蘖,分出若干植株,母株仍保留。分株苗应保留根段20厘米,并有一定数量须根。分株苗离开母体后,应剪短枝条,留15~20厘米长即可,并立即假植,保持湿润,防止失水。

3、根蘖繁殖:根蘖繁殖有两种方法,一是挖掘现有株丛周围根蘖,取得苗木。二是在专门的母本园进行繁殖。预备繁殖的母株应在春季平茬,以促进株丛发生根蘖。生长期内保证充足肥、水供应,并适当疏剪,使根蘖不要过密,既保证根蘖发育生长良好,又便于秋季挖苗。

4、压条繁殖

①水平压条:在秋季或春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进行最为适宜。把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水平拉开,铺在地面上,固定住,不压土。细致的保护叶芽,使之萌发。这样,在水平面上几乎所有的芽都能长成新稍。当新稍长至10~15厘米时,在一年生枝上的每一节(即每个新稍的基部)上用软铁丝横缠2~3圈,促进新根形成。然后把新稍用土培上高度的三分之二,以后根据新稍生长高度再培土1~2次。秋季落叶后,把每一节切割开,即形成一个有垂直新稍、基部有根系的苗木。

②弓形压条:弓形压条分为硬枝压条和嫩枝压条。硬枝压条在早春进行,沿株丛周围挖15~20厘米深的沟,把拌好土的腐熟农家肥撒入沟内,保持沟深10~15厘米。沟与株丛基部的距离,以枝条弯下时其中下部能碰到沟底为宜。选择发育良好的一年生枝,弯向沟底。固定住,再用土压住并把沟填平、培实。这样,露在地面上的枝芽萌发生长,压在土中部分生根。为促使枝条发根良好,也可把压在沟底的枝条部分环剥,宽度1~2毫米,去掉韧皮,或横向刻伤几刀也可。嫩枝压条6月上、中旬,当年生基生枝长到60~80厘米时便可进行,方法同硬枝压条。

榛子的种植管理

1、种植密度:要想使榛子树实现丰产的愿望,那么榛子树所具有的栽植密度应该有一个合理性。合理选择榛子树的栽植密度紧密联系于多方面的因素,如种类、品种、砧木、栽培的技术、采用的树形、地势、土壤、气候条件等。因此在选择榛子树栽植密度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使榛子树健壮生长。

2、种植密度:在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的地方、榛子树栽植距离应大些,坡度较大,土壤瘠薄的山地榛园,栽植行距可小些。长势旺盛、树冠开张的品种,栽植株行距应大些,长势弱、树冠直立紧凑的品种,榛子树栽植株行距可小些。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栽培密度也应有差异。有的为了早期丰产,可以采用计划性密植,早期密植,以后园地郁闭时可以间伐。

3、栽培深度: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过深或过浅,要求栽植后根颈与地面子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以根系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为宜。如果穴内土壤疏松,为防止栽后浇水土壤下沉过多而造成难于掌握栽植深度,应在栽前适当浇水。或用脚稍稍踏实穴内土壤。

4、合理浇水:榛子树的周围筑起灌水树盘,其直径达1m,便于灌水和蓄水。定植后要立即灌水,并要求灌足灌透。水渗下后进行封土保墒,并用地膜覆盖树盘,以保湿增温,促进榛子树根系活动,提高成活率。

5、适时修剪:留一个主干,以后依据自身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整形修剪,形成合理的骨架。一般采用的树形有3种,少干丛状形,单干形,多干丛状形。少干丛状形,留3-4个基生枝做主枝并斜生伸向不同方向。榛子树主枝上着生侧枝,侧枝上着生营养枝和结果母枝。整体形成仍然开心树形,单干形,此种树形要保留一个主干,在主干上选留3-4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主枝上选留侧枝,侧枝上着生副枝和结果母枝,形成矮主干。

6、合理施肥:在五月初施腐熟农家肥,七月中追复合肥。栽植第2年,可在榛子树冠外周围投影外追肥,不要追太深。

7、栽后定干:榛子树栽后定干,分单干形和丛状形。土肥水条件好的地块宜作单干树形,定干高度60~70厘米,反之宜作丛状树形,定干高度30~40厘米。当年定植的幼苗,要加强水肥管理,使其生长发育健壮,萌发一定数量枝条,木质化程度良好,防止榛子树徒长。秋季落叶后,进行培土防寒,培土高达植株的1/2即可。翌春撤去防寒土,一般第2年起就不用培土防寒。

榛子种植采收技巧

榛树建园

榛子的花为雌雄同株异花,即单性花,先花后叶。雄花为柔荑花序,着生于新稍中上部的叶腋间,雌花为头状花序,着生于一年生枝的中上部或短枝丛枝顶部,借风媒传粉。因此,榛树建园应有花期相同或相似的品种作授粉树配置,一般同一园以3个品种为宜,比例可5~6∶1。

温度

不同种类的榛,对温度要求不一。欧榛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绝对最低-10℃,极端高温38℃地区。平欧杂交种较欧榛抗寒,适宜年均气温7.5~13℃,最低气温可达-30℃地区栽培。

光照

榛子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

土壤

榛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干燥的砂土,粘重土,沼泽地,盐渍地和低洼地均不宜建立榛园。平欧杂交种要求土壤pH值6.5~7.5,欧榛为5.5~7。

培育

榛子的枝条易生根,不定芽易萌发根蘖。因此,通常用压条或嫁接繁殖培育苗木。早春压条用一年生的健壮萌发枝,6月压条用当年生的嫩枝作材料。嫁接育苗,多用平榛实生苗作砧木。

榛子树的栽培技术

榛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轻砂土、壤土、轻黏质土及轻盐碱土上均能生长发育和结实,但最适宜的的土壤是砂壤土。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对土壤酸碱土适应性强,在pH值5.5-8.0范围内均可正常生长结实。

栽植深度:根系不能埋土过深或过浅,要求栽植后根际处与地面平或略低于地面5厘米。以根际以上埋土深度6-10厘米为宜。如果穴内土壤疏松,为防止穴内土壤。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清除杂树、杂草、石块等物。土地耕翻深20厘米以上。定植穴规

榛子

格,直径70-100厘米,深60-70厘米。挖定植穴时,表层熟化土与底土要分开,回填时底土与有机肥混合、拌均匀再回到定植穴的下半部,表层熟化土再回到定植穴的上部,整地挖穴最好在定植前一年的秋季完成。年降水量500-1300毫米条件下可栽培,最适宜的年降水量为700-1000毫米,年降水量低于500毫米,需有灌溉条件;年降水量高于1000毫米,需有排水条件。北方冬季降雪和积雪有利于榛树越冬,冬春季降水和空气湿度大同样有利于越冬并防止枝条抽干。

栽植前应检查定植穴的土壤湿度,湿度适宜即可栽植,如果有立即灌水条件的,土壤稍干也可栽植。施肥是榛园土壤综合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给榛树充足的营养才能丰产。

1、施肥时期

(1)秋施基肥:是从秋季果实采集后至土壤结冻前(9-10月)施入有机肥料,以粪肥、堆肥、绿肥为主,是较长时间供给树体多种养分的基础肥料。同时加入适量的氮、磷、钾复合肥。

(2)追肥:榛树一般每年追肥1-2次,第一次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果实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长期;第二次7月上旬至中旬,因6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为坚果发育迅速及花芽开始分化期。此期间追肥对果实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枝条充实极为重要。另外,根据树体生长发育的需要亦可叶面喷肥。

2、施肥种类

基肥:主要施有机肥料,包括鸡粪、猪粪、羊粪和其他兽类粪及有机物腐

榛树栽植

烂后形成的肥料。上述粪肥必须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特别是鸡粪除充分腐熟外,还应将鸡粪和土的比例混拌才可施用,否则易烧坏根系。另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可以1:5用于基肥施用。

追肥:含有单一元素的氮肥,如尿素、另外磷酸二胺及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及复混肥,均可用于榛树的追肥。

根外追肥肥料主要有氮、磷、钾、钙和微量元素。

3、施肥量

要根据树龄、灌丛大小、土壤肥沃程度以及肥料的种类而定,瘠薄的砂土应多施有机肥,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的土质可适量少施。

一般施基肥量2-3年生树,每株施粪肥7-10千克,4-5年生树株施30-40千克,6-7年生每株施有机肥50-60千克,以后随树龄和产量的增加可适当多施。

施肥量及比例:幼龄榛园(2-5年生)每亩需纯氮8千克、纯磷8千克、纯钾8千克,其氮、钾的比例为1:1:1。盛果初期榛园(6-9年生),每亩施纯氮8-11千克,施纯磷16-22千克,施纯钾16-2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2:2。

施有机肥与无机复混肥料(如:黑肥、生物肥料):幼龄榛园(3-5年生)每株2-3千克;6-9年生,每株施6-7千克,10年生以上每株施8-10千克。

榛子树怎么种植(榛子树的栽培技术与管理)

榛子是世界四大干果之一,很多人都喜欢吃榛子。随着市场上的坚果品牌越来越多,每年榛子的消费量巨大。这样很多种植户发现了商机。榛子要如何种植呢?

不同种类的榛子树,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比如欧榛,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平均气温13~15℃。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种植平欧杂交榛子,它的适宜年均气温7.5~13℃,-30℃地区亦可栽培。

榛子树为喜光植物,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否则花芽形成少,产量低。榛子树喜在肥沃,通气性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尤其平欧杂交种对土壤要求高,南方的粘性土壤不适宜种植。

想要榛子高产要进行合理的密植,种植密度要因土壤的种类和种植地区地形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种植方法,可在云种养平台咨询专家,它是全球最大的农技问答网站。里面集合了数万名种植和养殖方面的专家,提出的问题2分钟内即可得到回应。

想要榛子高产,还需要注意肥水管理和适时的修剪。榛子树在3年左右就会开始结果。7年以上进入盛果期,其株丛寿命可达50年以上。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