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用几片粽叶
1、视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小粽子1-3片粽叶,大粽子3-5张。
2、根据粽子的大小或者是粽叶的大小来确定数量,像那种小粽子最少也要1个,要是喜欢大一点的可以用3个粽叶,用3个的话能包的米更多可以放下更多馅。但是粽子太大的话在蒸的时候要花更多的时间,小粽子煮10-20分钟左右,大粽子煮20-30分钟左右。包粽子的叶子有箬竹叶、芦苇叶、荷叶、芭蕉叶、竹笋叶、槲树叶、茭白叶以及_叶,通常是以芦苇叶、箬叶两种最为常见。
小叶子怎么包粽子
箬竹叶常用来包粽子,包粽子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种传统的民俗,尤其是到了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会吃粽子,包粽子的方法也比较简单,首先要选择粽子叶,粽子叶尽量要宽大一些,要放到水里面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沥干水分,要准备新米,准备纯糯米来包制,当然也可以放入其他的一些食材,放入其他的一些馅料。
1、选择粽叶。粽叶可以选常用的箸叶、箬叶、芦苇叶。粽叶越大(宽)越好,先把粽叶放到水里浸泡、泡软,一般是提前一天做的,然后再虑干。
3、准备自己喜欢的馅,如:大枣、豆沙等。先将糯米洗净,枣子也要洗干净,枣最好是金丝枣,有核的比没核的,没核的包粽子太软。
5、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取两张(均为反面)粽叶一头一尾的反方向重叠,放入一小碗(125克)用食指在米中间轻轻划一字,放入馅,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往里折叠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样手法完成另一端,绑粽子要先在中间绑一次后才从一端逐一绑向一端以防变形,绳子紧度不能过紧或过松,以轻扯不移动即可。
6、绑好后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cm左右。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兑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7、煮熟了,等冷却后再把粽子放特制水里过一下(这样的话就不会粘叶子了)。
包粽子的米要新米,要纯糯米,不要里面夹着粳米,那样的话煮出来就不好吃了。包粽子的米是需要浸泡的,粽子米浸泡过程也是很讲究的,可以参考下面时间宽裕或者时间紧迫的两种方法。
1、把粽子米淘洗好之后,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40分钟左右。水的高度一定要没过米,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2、其实粽子是泡的越久越好。泡的时间越长,粽子米的口感就越好。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只用一片粽叶,你能包好一个粽子吗
1、粽叶准备:干粽叶用清水浸泡过夜,粽叶泡好后用清水将两面洗干净,把粽叶放入锅中用开水烫三分钟,将粽叶捞出,剪掉叶柄,再用清水冲洗一遍,沥干备用。使用过的粽叶保存方法如下:粽子吃完后将粽叶洗净、加清水煮5⃣️分钟、晾晒干,然后放在阴凉、通风、避光处就可以了。第二年使用时,提前一天用水浸泡,次日用刷子反复刷洗粽叶双面,为安全杀菌起见,可再将粽叶蒸3⃣️0⃣️分钟,晾凉后就可以放心二次利用了。
2、老粽叶可以包粽子,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是我国最传统的节假日,相传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吃着棕子,塞着龙舟是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不被河里的小鱼小虾吃,首先把先买好的老粽叶放在锅中抄一下水,再把粽叶放在凉水里过凉,取出粽叶剪掉粽叶头可以,用过的粽子叶可以晾干,放在痛风处就可以了,粽子叶虽然可以反复利用,但是使用过的老粽叶失去了原来的香味,所以用来包粽子可能香味就减少了!
3、记得小时候,在我们东北的农村,家里包粽子的时候,煮好了香喷喷的,家里大人祝福我们,在包粽子的时候,要小心,吃的时候更要小心,不要把叶子弄坏了,明年端午还能用,所以我们有一个习惯,不管什么时候儿,在哪吃粽子把老粽叶拿出来提前温开水浸泡一夜清洗干净就可以包粽子去啦,鲜粽叶包出来的粽子有清香味,而老粽叶包出来的粽子有干香味,味道也不错哦
4、包粽子需要几片粽叶要根据你粽子的大小和粽叶的大小决定的,包小粽子一片也可以的,大点的两三片。粽叶在包之前先用开水浸泡3分钟,清洗粽叶的时候用干净的布从粽叶头往叶尖尾方向顺着擦洗,摩擦力就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