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管理制度通知(公司车辆怎么管理制度)

一、校园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

很多校园内是不允许随便进入机动车的。在校园工作的教职员工所乘的私家车,应避开上学高峰时段并且走单独通道停在指定的位置,校内所有汽车不允许鸣笛,且要在放学之后(无特殊原因)离开校园。

二、交通安全法有关驾校车辆的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驾校教练车的规定

1、交通法对教练车的规定:如果不带学员练车的话,教练车在行驶时就按正常车辆管理(行驶证、保险、车牌等和普通车辆一样管理),只要驾驶证与准驾车型相符就可以开;但是带学员的话,就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

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违反交通安全法56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3条的规定,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三、应急车辆管理规定

以下是应急车辆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

1.应急车辆的标志、号码、颜色等要满足相关规定。

2.应急车辆应具备合法手续和必要装备,并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3.应急车辆的驾驶员必须具备合法驾驶证和经验,并接受专门的应急驾驶培训。

4.应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遵守交通法规和道路行车规范。

5.应急车辆的使用必须按照应急计划和指导原则,配合其他应急部门工作。

6.应急车辆的调度和管理应具备快速反应和高效协同的能力。

7.应急车辆需定期检查及时更新,以保证其性能、安全和有效性。

四、物流公司的车辆管理制度

1.1公司所有车辆由总经办负责管理。

1.2配送车辆由物流部调度,公务用车和私人借车必须是保证物流业务的基础之上方可调度,否则不予以批准。

1.3公务车由总经办进行调度,员工因公务出车,必须填写出车申请单,报部门领导和总经办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出车,同时,在出车申请单上真实地填写出车情况;

1.4员工个人不得随意借用公司车辆,但员工有特殊原因,需要用车的,填写出车申请单,经批准后,方可出车;所发生的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等附加费用由员工自己负担。

1.5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调用公司车辆。私自开车造成的一切经济及法律责任由责任人承担,公司有权根据情节给予扣绩效分、通报批评、降级、降职的处分,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2.1车辆需按规定进行维修和保养。

2.2驾驶员须严格遵守国家的道路交通法规和公司制定的有关规定。因违反上述法规和规定,所造成的损失由驾驶员负责全责。

2.3坚持定人定车制度,驾驶员不得将车交与他人驾驶(特殊情况报总经办批准)。

2.4应坚持“六不”开车:酒后不开车、疲劳不开车、有情绪不开车、有故障不开车、证照不齐不开车、无安排不开车。

2.5收车后,车辆必须停放在公司规定地点,不得异地停放或开回家停放(特殊情况经总经办批准)。

2.7为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对于连续行车及休息不足的驾驶员应安排适当的休息。

3.1驾驶员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车辆的日常维护保养,每天上班前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如油、水、胎、电等)和卫生清理。每周六对车辆内外及引擎进行全面的清洁、检查、保养。

3.2车辆维修由配送部主管负责鉴定。对于车辆出现的问题,鉴定是小问题,由驾驶员自行维修;鉴定为须进修理厂维修的,由配送主管填写《车辆报修单》,经行政人事部经理签字,每次预计超过500元的报总经理签字。

3.3驾驶员凭批准后的报修单到公司指定修理厂修理,在修理过程中驾驶员应在场监督厂家修理,发现问题及时向配送主管汇报。

4.1保持车辆卫生,爱护车辆,发现问题和故障及时处理或报告领导。

4.2认真填写出车日志,做好时间、里程、配送量、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等记录。

4.3违章驾驶的罚款由驾驶员自行承担,因驾驶员违章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并给公司造成损失的,由驾驶员自己负担。

4.4配送主管负责好驾驶员管理、车辆加油、维修、保养安排,证照手续办理及管理,费用核算等工作。

4.5保管好随车工具资料和物品,若需增换随车物品,应按有关规定执行。违者照价赔偿。

4.6每月第一个工作日,驾驶员必须将该月的行车日志和驾驶员月报报物流部和总经办检查,核实。

1.新车购置必须按合同规定及有关文件,如车辆清单或装箱单以及原厂说明书进行验收,并清点附件、随车工具,如有不符应拒绝接收。

2.验收车辆时应组织固定资产分管负责人、采购人员、使用部门负责人及驾驶员同时验收,并学习使用注意事项和各种调整数据。

第6条车辆登记。新车购进后必须及时登记,建立登记卡,登记卡中应包括车辆型号、牌号、车况、用途、技术性能等各项数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运输车辆管理制度

五、两客一危车辆管理规定

1、必须为“两客一危”车辆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保证车辆监控数据准确、实时、完整地传输,确保车载卫星定位装置工作正常、数据准确、监控有效。

2、各地区要严查严管“两客一危一货”和校车等重点车辆,健全企业营业执照登记、车辆登记、道路运输资质信息交换机制,排查“黑企业”“黑客车”,特别要加大对异地开行的大中型客车的监管力度,加强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治理,依法打击酒驾醉驾、

3、水上非法载客等严重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黑车”“宰客”等违法活动,进一步加大对“机闹”、“车闹”、“霸座”、阻挡车门等危害运输秩序和运行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群众出行安全感。

4、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紧紧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两站两员”作用,及时劝导、纠正农村面包车超员载客、货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